當今中國年輕企業年輕經營管理者的特點與現狀
當今中國企業年輕經營管理者,已經形成了一股新勢力, 并如火如荼地興旺發展。 經常出現在談判桌上外商面前的中國企業談判對手, 往往是二十幾到三十幾歲, 外商時時感覺到對手只有自己兒女般大, 不無感到很大的震撼。
中國的中小企業大多是敢做敢為的年輕一代所創立,在外資企業,又是年輕人掌握重要職位,擁有決策權力,晉升的速度至少超前其對手(外商)國家或地區同齡年輕人5到8年,甚至達到十幾年。
面對中國這股新生力量, 外商或外國企業領導層有一時難以“招架”,對與他們的合作(商務談判、公司運作合作、聘用等)有感難以適應的情況。對于這些“少壯派”或“少帥”在各種形式的合作當中所講的、所承諾的或所行動的一切,經常出現很多問題:如信譽、理解、交流、合作等等。
如果我們能較好理解上述這些問題,就能更好地、更全面地理解這些企業年輕經營管理者的言行舉動, 從而進一步讓他們發揮他們的最大優勢和更好地與他們合作。這就是我們在本文所討論的問題。
1. 中國企業年輕經營管理者綜合素質的啟示:
當今企業經營管理者具有高學歷、有干勁、有沖勁的特點。 但由于在其成長時期受到其父母輩的經濟實力的限制、生活環境狹窄和單調、交際面小等社會、政治各種因素的影響,造成他們的綜合素質的不足。綜合素質的不足,又會影響人們與他們合作時對他們的各種能力的質疑和信任。具體各方面的表現會給人們一定的啟示和鑒別:
A 他們的智慧積累:
專業技術,數理化文哲史地,還有更重要的人生經歷。
一般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 他們的專業水平無可爭辯, 但他們的知識面往往不可恭維,有機會與人高談闊論的時候,經常會使人啼笑皆非,或除了專業以外的事情就很難與不同層次的人溝通。他們所要表達的內容,由于知識面和經驗的不足,無法在與人的交談中得到共鳴,更不用說去取得對方信任。
不斷學習和積累足夠的知識、經歷和人生經驗,可以說是學無止境。經常年輕人抱怨自己默默無聞,其實他們今天所走的每一步,都在為他們日后的發展、才能的發揮作基礎。
B. 他們的本質與素質:
a. 人生觀: :如果他們的思想活躍、主動積極、樂觀風趣,與人溝通時就具備一定的感染力,就會把所接觸的人牢牢地吸引住。
b. 心理素質:恒心,克制,耐心,友善,忍讓,在無論如何情況下都會維持心理平衡,穩定的心理平衡,總會給人可靠,信任和安全感,;
c. 悟性:觀察能力,理解能力,應變能力會顯示悟性智慧水平;
d. 進取精神:孜孜不倦,吐故納新的學習精神和能力;
e. 道德觀:道德與克服內在沖突、矛盾的努力緊密相關。正確的道德價值觀有助于抵制濫權、濫財、酒色等誘惑。誠實,寬容,坦率,友善,忠誠,謹慎,責任,公正,無私對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是緊密相連的,具有敬業精神和良好道德品質的人很容易取得人們的信任。
[NextPage]
C. 他們的實干能力:
能夠自己獨立做好每件事,更加重要的是能獨立克服困難完成任務,或者說能獨當一面;
D 他們的創新能力:
是否具備創造性思維,在他們的行事過程中有否表現出開拓性、創造性和突破性,這種能力帶有鮮明的主動性、獨特性,也體現著其企業發展需要和社會價值(創新者與仿制者的差別)。
E. 他們的群體合作、組織策劃能力:
群體合作,是人與人的問題,是幾個人的合作問題,是相互取長補短的問題。組織策劃管理者,首先應該了解部下的能力、弱點等特性,再就是有能力把他們集中起來為某項目或計劃設計出執行方案,也就是說善于集中不同意見或主張并能有選擇性決定方案的具體步驟,以便更順利地實施或配合協調客戶、供應商或公司其它部門執行所定出的項目方案;
F 他們的領導能力/識別用人能力:
建立和管理一到多個班子或功能部門的能力,俗話說能夠帶領一群人做事。能厚人薄己,能正確處理不同意見,能在搭班子時把班子成員的責任、權力、利益、議事規則和紀律劃分清楚。同時必須具備上述A, B, C…等各方面的才能,還要對公司有忠誠和犧牲精神。
G 他們的戰略設計能力:
注重未來意識,對所處環境的準確認識,對有利條件和局限性的了解,對所能設計的可行性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任何戰略設計都要人去實現,這就需要對施行戰略目標的人的完全認識和信賴。這種能力,對一個企業年輕經營管理者來說,是他的綜合素質的最高境界。中國現在最缺的實際上是戰略型的人才,企業缺的是能夠把企業不斷改進、不斷發展、不斷擴大的人才,對于企業培養人才,這是系統工程,是需要一套完整的方法與恒心去努力。
2. 中西方年輕經營管理者對所處環境反應比較
A.中西方年輕經營管理者在現實中的表現:
事項
|
歐洲青年人
|
中國青年人
|
||
表現
|
行動目標
|
表現
|
行動目標
|
|
教育狀況
|
較好
|
普通
|
不夠
|
想辦法進修
|
家庭背景
|
較好
|
較獨立
|
較差
|
想辦法禰補
|
經濟狀況
|
很好
|
依賴
|
較低
|
自己努力
|
學習機會
|
很多
|
較注重
|
很少
|
求知若渴
|
就業機會
|
較多
|
爭取
|
較少
|
努力爭取
|
面對失業
|
很怕
|
努力避免
|
不怕
|
不擔心
|
福利
|
很自然
|
從不懷疑
|
難得
|
可求不可得
|
敬業精神
|
較好
|
重視
|
不很懂
|
不注重
|
國家發展前景
|
不樂觀
|
無可奈何
|
充滿信心
|
努力奮斗
|
歷史觀
|
有
|
很驕傲
|
較強
|
很驕傲
|
娛樂文化
|
豐富多彩
|
努力追求
|
單調
|
可求不可得
|
社會風氣
|
令人深思
|
不進取
|
單調
|
進取心強
|
綜合素質
|
較好
|
注意學習
|
半知不解
|
不注重
|
對新事物的反應
|
較好
|
會注意
|
很強烈
|
爭取弄清
|
做事主動性
|
很好
|
注重
|
較差
|
不注重
|
創新意識
|
很高
|
努力爭取
|
較低
|
努力仿造
|
[NextPage]
B. 中西方年輕經營管理者在工作中對其價值的認知差別
西方年輕經營管理者 東方年輕經營管理者
認為重要的順序 認為重要的順序
======================================================
興趣與快樂 知識、技術的充實和自我發展
知識、技術的充實和自我發展 地位、認同
歸屬感、安全感、穩定感 金錢及物質財富
地位、認同 成就感、實現感
同事合作與關系 歸屬感、安全感、穩定感
成就感、實現感 同事合作與關系
社會貢獻 興趣與快樂
金錢及物質財富 生活意義與目的
生活意義與目的 社會貢獻
上述比較出現差別較大的有“經濟狀況”,“學習機會”,“國家發展前景”,“福利”,“娛樂文化”等,在B點的認識差別中,中國年輕經營管理者比較注意學習、掙錢、掙地位。
中國年輕經營管理者雖然具備拼搏精神,也暴露出一定重大缺點。例如,最常被列舉的問題:
■忠誠度很差,輕信花言巧語,不計后果隨便跳槽,因為沒有忠誠度,對自己發展前景也就沒有安全感;
■對工作與公司的價值觀很模糊,因為沒有這種價值觀和頻繁轉換工作,很難融入公司文化,導致年輕經營管理者只會做事,不會做人;
■對所問到的問題,即使不懂,也不敢明確表示,甚至喜歡吹??浯?。
■作風浮夸,處事不認真,不徹底或得過且過等等。
當然,上述這些比較分析還是較籠統較表面化。但我們要認識到,激勵著中國企業年輕經營管理者,無論是沿海地區還是內地,并把他們推向具有重要的社會地位的原因是他們想跟上社會或世界的步伐。這對任何外國企業合作伙伴或投資者來說都是一大優勢。他們追求的不是抽象的民主、人權,而是希望快速接軌國際的企業運行機制,在教育、經濟、企業、社會等各方面取得跟競爭者平等的地位。
[NextPage]
3. 方人的制度化觀念與東方人的通融理念對信譽的影響:
A. 中國企業人才信譽的危機
作為企業管理者尤其中小企業主,需要建立管理制度,其目的是讓員工在工作中有章可循,但同時不要忘記所訂立的規章制度(與業務員的擁金協議、與年輕干部的晉升協議甚至是普通的口頭協議)也在約束著管理者自己,也是爭取信譽的考驗和機會。
因此我們經常感覺到制度與情治處處存在著矛盾,尤其是表現在人才的管理上。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可以刪繁就簡的是作業流程,事務的處理。但在管理那些經營管理者的問題上,他們的內心世界是無法按規范的管理模式來管理的,尊重和善用人性乃是留住有才華和有將才的經營管理者的重要做法。
在管理越有才能的人,越感覺到困難,越感覺到大風險。除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綜合素質之外,信譽的問題就在雙方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不妨看看下面常常聽到有關公司管理人員出問題的事項:
■吃回扣;
■貪污或私吞;
■泄密;
■蓄意告發使公司被稽查;
■跳槽(集體或個人);
■另起爐灶等等;
不幸的是,上述風險引起原因多種多樣,形形色色,也許是制度的不健全的問題,也許是中國人特有的通融理念常讓被管理者產生幻想,一旦他們有一天發現他們所幻想的與現實不符時的失望,或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雙方的信譽出現危機甚至破裂而產生報復性的惡果;或者只出現較溫和的表現如被動行事、不求上進、陽奉陰違等。
B. 東方人的通融理念:
東方人的通融理念,表現在家族式管理、俠客式管理和俠義式商務關系上,帶有濃厚的經驗論、主觀性和個性化色彩。
家族式管理,經常是由一個家族企業的創始人領導著,這個企業已有一定的規模和實力,或是某些產品曾經輝煌一時,但在人才管理方面,企業老板總感覺不順心,公司人員流動太頻繁,總抱怨公司的管理干部沒有進取心,做事被動,無法調教等等。
對中國家族式管理的理解,考察一間家族企業有沒有一套完整的而且是得到嚴格遵守的管理規則,給以后的合作風險與信譽評估提供重要的依據:
■家族成員和非成員是否一樣能干和努力,他們在公司的任職是否勝任;
■外人有否負責高層管理;
■非家族成員的專業人員的價值如何,他們的晉升機會如何;
■管理人員的進取心與忠心度如何;
俠客式管理,在中國一段時期,曾大力提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大公無私精神,后來,在改革開放以后,為了培養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企業管理文化,就有一些企業領導層套用這種精神來聚合人心,并作為衡量經營管理者的一個標準。那么就有一批經營管理者們使出渾身解數,力挽狂瀾,并很快扭虧為盈。就是這樣無所不能的俠客式的“老總”或頭號人物突然間另有高就時,公司馬上就會面臨無人支撐大局,公司業績一落千丈的困境。
C. 西方人制度化的管理:
我們通常的理解是,西方人管理制度化強調個人表現、獎勵報酬、數字考核和高額利潤、目標管理、作業計劃與評估、成本收益分析的基本控制手段。 特點是理性高于非理性、數量分析優于根據智慧、經驗和敏感所作的判斷, 客觀比主觀更為重要,嚴格遵循計劃原則,給企業組織編制好最佳的操作規程,而創造出高效率。這只是認識和理論上的標準,我們都認同這些標準和理論,那些不成功甚至完全失敗的企業管理者都會認同,不同的是出現在企業運作過程中。
今天西方國家企業管理概念已從機械執行編制好的操作規程到強調人性化和人的因素在企業生產和管理過程中是決定因素(如下圖)。這個決定因素就是生產出所有盡可能完美無缺質量的產品從而去取得用戶和市場的信譽。
[NextPage]
THE 5 CORE STRATEGIES
The 5 core strategies to design and produce innovative, quality production systems, delivered on time, at the lower cost,
for customer satisfaction
強調人性化和人的因素,承認和尊重個性,給予責任,提供適合的工作環境,把他融合到一個能自己解決問題的小組或部門,讓每個人或部門的人經常有機會碰面對話,更要他們為公司經常提出問題及建議,定期與他或他們進行總結,對他個人所做或為整體的貢獻得到應有的獎勵(獎金、分紅、晉升等等)。
D. 西方公司對信譽的制度化管理
■信譽檔案的建立:
** 建立銷售檔案: 這是比較直接的信息來源, 通常企業都會保留對客戶的銷售記錄;
** 建立訪問, 會談, 實地考察報告檔案;
** 依靠銀行,保險等機構的信息網絡: 針對新客戶或新合作對象, 在沒有了解對方情況或對方公司的業績和運作狀況的情況下, 就需要從各方面收集信息, 往往銀行,保險, 駐外商會, 駐外使館商務處等等機構能提供一定的資料作參考.
** 建立客戶人事或本公司等較全面檔案,
■ 通過法律建立信譽:
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銀行實現信用交易,他們之間的合作又是通過法律來約束和保護,企業與客戶通過法律實現信用維護,產品的品牌通過法律來保護,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債務雙方無法解決時通過法律來判決;
[NextPage]
4. 信譽觀念給我們的一些啟示
a. 信譽是競爭的產物:
我們現在已是競爭的社會,學生要考試才能上名牌大學,產品要質量好才有人買,現在的干部要競爭上崗,企業競爭最本質的活動就是質檢、推銷與爭客戶。
我們的社會已在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突出了競爭的優勢,同時發現競爭越來越激烈殘酷,誰主沉浮,大家也越來越明白到信譽在當今社會中的重要性了。
經營管理者受企業應聘,企業選擇總經理、部門經理,雖都是一種競爭買賣行為,而成交的理由是通過競爭取得對方的信譽。
企業家和經營管理者的資本是經驗的積累和信譽的積累,但還需要強烈的進取心、挑戰精神和敬業精神去發揚光大,才能聚合公司隊伍,才能得到銀行、供應商的資助,才能在發展過程中取得客戶的信任。
b. 信譽是承諾兌現的積累:
每實現一件事,就是一次信譽的積累機會。說出去的事情就必須做到,即使人家在你承諾當初未必信得過你。公司設定的發展目標要實現,因為供應商、合作伙伴給你的機會不會是多次的;因為供應商的貨款是要及時付清;因為銀行的貸款也要及時還本付息。
掙信譽需要持之以恒,辦企業,經營管理,搞推銷,就像做人一樣,是一個永無休止掙信譽的過程。
c. 信譽是品德的體現:
一些中小企業常拖欠貨款,至于國營企業發生的三角債更令人發指。中小企業還懷著強烈的積累資本意識而不愿及時還款或繳納稅款,國營企業還款更含有一定的動機或政治色彩,因老總與某官老爺有關系,因公司與第三者(很有背景)有利害關系等等,到最后連借貸還錢這樣普通規矩都可置之不理。一些企業老板一旦貨到手后要付款的時候,還會找出一大堆理由如貨品質量問題、用戶投訴賠錢,也就理氣直壯地拒絕付款。這種本末倒置的品德對一個企業、一個經營管理者信譽的破壞是絕對性和長期性的。
結束語
對于信譽觀念的認識,有一個作者為當今一家著名中國企業寫書時提到:“天底下最容易掙的是錢,最難掙的是信譽。為什么這么講?我認為錢是那種靠技巧和力氣就可以掙到的東西,無非是掙多掙少的問題。而信譽是不靠技巧掙到的,要靠內在的品質與自覺。”
中國加入了WTO,贏得了2008年的奧運會舉辦權,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競爭能力的提高,是整個國力和信譽所掙到的結果。企業銷售產品,靠的是產品質量、服務和牌子的知名度。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靠的也是完善的管理。外國商人或外國企業想在中國找到客戶和合作代理人,靠的雙方的理解和相互信任。作為企業年輕經營管理者,能在這個競爭殘酷的社會上有立足之地,靠的是他們的品德和才能,簡言之,靠的是信譽。
彭小龍
2002-05-30